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
道教讲坛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道教讲坛

万物存在的根据:机

发布时间:2013.12.06  已阅 次  [大] [中]
      机,是弓上发箭的装置,《说文》称"主发谓之机"。但也含关键、时机、征兆、素质等义。道教将"机"认作天地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,以及人对于天地万物的存变关键的认识。

 

   《南华真经·至乐》称"列子行食于道,见百岁髑髅,攓蓬而指之曰: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,未尝生也"。最后归结为"万物皆出于机,皆入于机"。林疑独注 称:"圣人知生不长存,死不永灭,一气之变,所适万形,万形万化而有不化者,存归于不化,故谓之机。机者,动静之主,出无入有,散有反无,靡不由之也。" 《冲虚真经·天瑞》篇,亦有同样的故事,也认为"万物皆出于机,皆入于机",晋张湛注曰:"夫生死变化,胡可测哉。生于此者,或死于彼;死于彼者,或生于 此。而形生之主,未尝暂无,是以圣人知生不常存,死不永灭,而一气之变所适万形,万形万化而不化者,存归于不化,故谓之机。机者,群有之始,动之所宗,故 出无入有,散有反无,靡不由之。"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以"机"指行为变化的时机,谓"故上将之用兵也,上得天道,下得地利,中得人心,乃行之以机,发之以 势,是以无破军败兵",又称良将之用兵,"发必中铨,言必合数,动必顺时,解必中揍;通动静之机,明开塞之节,塞举措之利害",等等。《淮南子》的行为 之"机",同《南华真经》《冲虚真经》的"动之所宗",是一致的。

 

  大约出于南北朝时期的《阴符经》称"天性,人也。人 心,机也。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","天发杀机,龙蛇起陆;人发杀机,天地反复。天人合发,万变定机。"在说到"三盗"时,又称:"食其时,百骸理,动其 机,万化安","其盗机也,莫不能见,莫不能知,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得之轻命。"在这里提出了"机"、"盗机"、"杀机"等一系列重要教义概念。

 

   对于"机"的理解,元代俞琰《黄帝阴符经注》认为历来有二种解释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一种是"权谋知术之士"的解释,一种是"修炼之士"的解释。"虽 各言其志,理则暗合"。唐李筌《黄帝阴符经疏》注"天发杀机"和"人发杀机"时称:"天道生杀,皆合其机宜,不妄发动,阴阳改变,时代迁谢,去故就新,此 天发杀机,皆至公也。乘天威杀之机,或龙或蛇,沉隐之类,皆能震起于陵陆,顺天应时,畅达于其间,为乘天之机,不失其宜。"又曰:"世间之法,杀人者死, 杀生者罪,何也?为非天之合杀,彼人奈何杀之乎?
 

上一条:道佛同源,茅仙洞道教文化、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渊源(下部)  下一条:五鬼缠身的三种情形与危害性,以及五鬼查发与化解方法
收藏本页】【复制本页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  【】【】【
微信wxbgf1(前面是字母,最后面是数字1) QQ664285275 287175538